《从21世纪安全撤离》影评
超雄少年团
关于《从21世纪安全撤离》的一些想法。
听我狡辩,为了避免蹭热度之嫌所以在看完两周后才写,绝不是因为懒惰和拖延。
这部电影乍一看很刺激,很不同,观感体验很“好”,甚至感到是多年来最特别最值得一看的国产电影(虽然比较挑观众,需要能产生共鸣)。然而过了赛博菌子的致幻时间,冷静下来想一想,会发现剥去华丽形式之后的故事本身,并没有那么出色。
整体上是形式大于内容的电影,但是真的很大。瑕不掩瑜还是瑜不掩瑕就看个人如何偏好取舍了。
形式
这部电影从形式上是毫无疑问的精彩和丰富。
整部电影充斥着各种非现实的叙事手段,例如画幅的不断切换,以区分不同时间线;非常明显的漫画风格的画面装饰,融汇了不同的艺术形式;一系列抽象转场表现时间穿越的过程;此外还有诸如与观众对话的互动方式,以及高强度玩梗。
这些手法其实并不完全是独有的,例如《瞬息全宇宙》《奥本海默》中也有画幅变化区分不同宇宙或者叙事风格,《安妮霍尔》中直接插入动画片段、《和莎沫的500天》有动画装饰,《蜘蛛侠:纵横宇宙》用不同风格的漫画形象区分平行宇宙,《红辣椒》中有更加出色的魔幻转场,《死侍》有打破第四面墙(其实《安妮霍尔》和本片更像)的片段,不过剧情中的大规模玩梗似乎只此一家。可以看到,这部电影的刺激并不在于某一种手段的出色,而是在于全程高强度不间断的狂轰乱炸。从开始的第一幕就是无厘头搞笑,打碎“硬科幻”的可能,明摆着告诉观众别带脑子看电影,不然小心坏掉。接着这种“出乎意料”就几乎一直保持到底,一路载歌载舞。
这种高强度的输出,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观影之时的舒爽,以及现在常见的正面评论。当然,接受不了这种“渣渣呼呼”的风格也会觉得难以接受。然而,在看完电影之后回想内容,就会发现剥去形式,它的内容似乎撑不起这样精彩的形式。
内容
用两个词来总结其内容,就是浅薄
和扁平
。
首先,故事情节并不难懂,是一个很软的时间穿越的科幻,关于时间一致性的问题完全弃之不管了。过去的人知道了未来坏的结局,但依然选择努力变好、努力不变坏。这样的主题是简单的,但是主题简单并不意味着故事就浅薄,许多伟大的作品的内容核心都是简单的,但是可以丰富、深刻地表达和探讨它。例如《降临》,实际上就是这样的主题:提前知道了自己的一生,还会愿意度过吗?或者应该如何度过?《无问西东》中结尾张果果的独白也许说得更清楚一点:
看到和听到的,经常会令你们沮丧,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可是如果有机会提前了解了你们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不知你们是否还会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们在意的事情,比如占有多少,才更荣耀,拥有什么,才能被爱。
等你们长大,你们因绿芽冒出土地而喜悦,会对初升的朝阳欢呼跳跃,也会给别人善意和温暖,但是却会在赞美别的生命的同时,常常、甚至永远地忘了自己的珍贵。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想要将理想主义
这样简单的主题表现的深刻,至少需要去呈现现实
和理想
,需要描述坚持理想的困难,需要强调理想的重要。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最伟大的坚持善良的人,需要用最困难、最残忍现实来衬托。然而在本片中,十分直白浅显以至于被画面冲淡。好的形式是为了表达内容的,而不是遮盖内容的。就像《蜘蛛侠:纵横宇宙》中不同蜘蛛侠的不同画风是为了塑造不同蜘蛛侠形象的,尤其朋克蜘蛛侠的画风与其精神的相得益彰十分精彩。本片的漫画风格装饰或者无厘头的打破第四面墙,除了搞笑效果,真的对主题有什么帮助吗?
另一方面,电影并不总承载着阐述深刻主题的功能,电影也可以仅供娱乐或仅仅讲一个故事。在这个意义上,其实和《John wick》类似:你别说杀手世界多离谱,也别说这个故事有什么意义,你就说这枪枪爆头爽不爽吧。本片也是,这个故事是没啥意思,它的主题表达得也一般(大可以看其他电影或者直接看哲学书来思考,而不是看电影),但是这个画面风格真的很爽。可是除了这些画面风格,仅仅是讲故事的电影,也有一个巨大的缺陷,就是人物的扁平。
几乎所有角色都是剧情的工具人,剧情不是由角色推动的,相反,角色是为了剧情而行动的。最被人诟病的就是其中女性形象,尤其杨艺,究极男凝产物,开头是女神,接着就堕落,死了之后就扔一边不管了,完全能理解很多女性观众看完的反感情绪。当然,三个男主角也是刻板印象大全,除了打架没有其他技能,像超雄一样,简直三个弱智。
不过话说回来
如果只会用(田园)女权视角解读,并且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审美能力,然后哔哔赖赖吵吵嚷嚷,那只能说失去了太多看电影的体验。以及,真的很吵闹。王炸和李阳和观众
那么综合形式和内容,这是一部怎样的电影呢?
让我们来看看王炸。电影的开篇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三个男主角的故事,但随着剧情推进会发现,主角是偏向王炸的,他是旁白的来源,也是有主动推动剧情能力的角色。从故事来说,主角应该是王诚勇,关键剧情都是和他相关的,而他的行为并没有太多主动性,而是被外部的故事推着走的。王炸在故事中是个配角,但在电影中是主角,或者说电影是以让他的视角呈现的。一个证据是,王炸(除了脑子小外)是没有形象的。其他角色是扁平和刻板印象,有性格特征和缺陷,有人生经历和人物弧光(虽然很简单生硬但是有),而王炸则是没有角色形象,没有优点也没有缺点。他实际上是一个人形摄像头,是把观众放进故事里的窗口。
除了摄像头,王炸还有另一个身份:他是导演李阳。电影讲述的故事、呈现的形象、表达的主题,都是导演的选择。即使王炸没有形象,但他作为导演的化身,事实上极强烈地进入到电影中去,某种程度上将整部电影塑造成导演自己的私人表达。
电影是导演表达的手段,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表达导演自身,至少不是以这样直接的形式。例如诺兰的电影,都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但是电影内容并不总是他自己的思想(事实上也许只有《致命魔术》借魔术表达了他对电影艺术的看法,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他的电影),他更关心的是电影的表现手法(并且我认为《奥本海默》是最成熟的)。而“原作粉碎机”押井守就会强烈输出他的思想(btw真人版《攻壳机动队》太拉了),例如95剧场版中素子潜水后的独白,和《无罪》中一系列震撼的空镜。
李阳的这部电影就属于后者。电影潜藏的主题其实是接近结尾的一句话:
人和未来沟通的唯一方式就是不断的失去。
(记不清具体怎么说的,大概这么个意思)
电影中出现的一个个80后90后彩蛋,都或多或少是导演的的私人回忆(当然那个时代不止有李阳一个人,所以也会引起很多同时代人的共鸣)。导演带着中二气息,用这部电影来表达对自己过去失去的珍视之物的缅怀,和对“坏未来”的抗议。然而未来滚滚而来,反抗也只不过是螳臂当车,于是只能以荒诞的手法,塑造了一个个虽然扁平但强烈的角色,炖进菌子锅里,再通过王炸灌进自己和观众嘴里。
电影外在的强烈形式,是一种表达愤慨的手段,而不是叙事的辅助。故事情节简单以至于简陋,人物扁平以至于失真。主旨简单,并且没有被深刻地探讨或呈现。这么来看,这部电影多方面来看都难以称得上佳作,可是这个时代,谁不想发疯呢?况且它真的很疯。
- 标题: 《从21世纪安全撤离》影评
- 作者: HiraethEcho
- 创建于 : 2024-08-17 20:08:00
- 更新于 : 2024-10-07 17:54:58
- 链接: https://hiraethecho.github.io/hexo/essays/evacuate/
- 版权声明: 本文章采用 CC BY-NC-SA 4.0 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