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题家、数学家和无良媒体

HiraethEcho

对阿里巴巴竞赛的一些看法

今年阿里巴巴数学竞赛的最大热点,无疑是中专生姜萍预赛获得12名成绩的新闻。虽然我报名了没考,但还是随便浅谈一下。

牛哇牛哇

首先毋庸置疑的是,作为中专生,除了有老师指导外,主要靠自学到这样的水平,能够在这样难度的竞赛中获得这样的成绩,必然有其过人之处的。至少我是自愧不如,升入大学以来各类数学竞赛蹭了不少,但全都很有自知之明的只是蹭蹭,没有努力考过,毕竟努力了也不会hhh

天赋者与伯乐

姜萍无疑是有一定天赋的,并且是努力的。然而在她的故事里,离不开的是她的引路人王闰东。这让人想起拉马努金和《心灵捕手》,都是有关数学天才遇上伯乐的故事。当然,暂时看来她和拉马努金根本没有可比性(整个人类历史里也没几个),哈代也不是随便什么研究生能碰瓷的;另一个故事甚至是虚构的,并且重要的是心理辅导而不是学业辅导。

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罕见并令人敬佩的师生关系,在困境中为自己喜爱的事努力。

专注者

回到姜萍本人身上,她所体现的专注的品质实在是少有的。自述在两天时间里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做题,这样的专注和努力,我想不仅对我,也对很多其他学数学的本科生、研究生有警醒作用。在我中学时期还有刷竞赛题废寝忘食的时候,也有用课余时间自学高数的兴致;本科期间也有暑假泡在图书馆自学后续课程的经历。直到两年前,大概还有某个暑假规律地看书的时候。然而现在长期处于懒驴上不了磨的究极拖延状态,一天看个两小时论文就大呼“学不动了”。

姜萍这种能为喜欢的事努力并且专注的心态和执行力,是值得我学习的。当然我也能狡辩一下:当爱好成为事业,就是会逆反地不想干(也可能是真的太菜了干不动),对于业余的还是很有兴趣(比如天天重装电脑搞那个B arch linux)。

做题家

好的说完了说点反面的。这个比赛说到底还是个做题的比赛,和真实的科研不是一码事。虽然我没有提交答卷,但是还是看了几眼题目,非常明显的是题目而不是学术问题,更不用提48小时这种时限问题了。

据玩过这个比赛的同学说,初赛偏向应用题,复赛风格就接近博资考之类的(但难度应该会更高),是明显与数学各个分支有关的题目,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而姜萍读的PDE,只是这个方向研究生入门基础教材。这意味着对于姜萍来说,决赛将是一种新的“困难”,很有可能不会取得好成绩。

哪能一样吗

这里就要稍微讲讲做题家和搞学术的区别了。

其实近年来有两位数学家经常被做类似比较,就是陶哲轩和韦东奕(先叠个甲,我就纯菜逼,这两个我那个都不配评价,我说的其实是大众对他们的认知)。后者被人熟知的是他年轻时数学竞赛的成绩(以及被无良媒体大肆报道的生活习惯),鲜有人知道他的学术成就;而前者年轻时也有过竞赛金牌,但得过金牌后就不玩了,另一方面,他是曾经最年轻的菲尔兹奖得主,是非常优秀的数学家。

事实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没有接触过数学研究,对数学的认知都只停留在做题上,无论是高考还是竞赛。很多人会觉得,做出难题就是数学天赋能力的体现。然而,题目都是人出的,能被做的题都是有答案的,并且有时限的。在科研中,首先的不同就是,科研没有题目。例如PDE,可能问题是“描述热传导过程”,这是个问题而不是题目,科研第一步就是从这个问题造出一个题目来,例如“固定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求一维空间中热量分布函数”。接下来的不同就是,科研中的题目可能没有答案,或者说过于困难以至于当前来说是无法解出的,这很大程度上是无法应对的。例如费马大定理,冰雹猜想之类的,在研究之初无法知道要付出多少努力。然而一个竞赛问题虽然困难但至少是可以确信有答案的。下一个区别就是,科研需要的是长年累月的思考,而不是在考场上那几个小时,这就需要一些学术生涯规划等考虑了。陶和韦当然都是做科研的数学家,然而很多人对韦的认识是他的竞赛,即做题的一面,这实在是无良媒体不干人事的糟糕结果。

像姜萍这样的学生,包括她的老师这样毕业后常年搞竞赛的数学硕士,在这个比赛的成绩都只能体现其解题能力。尤其初赛这样的风格,夸张点说是简单知识的“奇技淫巧”,和高考椭圆曲线、导数题半斤八两,都很丑陋。显然科研中经常也需要这样的技术,但更多的需要洞察和努力。注意,我并没有说姜萍只能是做题家,而是说这个竞赛成绩并不能消除这样的可能。假如后续能得到系统的数学训练,例如去大学深造,也是有可能兑现天赋成为出色的数学家的。

Why not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做个做题家又有何不可呢?毕竟做题确实也挺有意思的。更何况,她本人还对服装设计更感兴趣,单纯把数学做爱好也挺好的。像我这样的没什么解题能力的数学研究生,也会凑热闹做做竞赛题,甚至还会做高考题。

服装设计和数学也没有什么优劣之分,她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最重要。基础数学和其他科学(当然也可以不把数学当科学)很不同的一点是,它背负更少的社会责任。我的意思是,例如新中国期间,钱学森这样的学术大佬不搞纯理论,而是回国搞火箭,是因为他这样能回馈国家;而杨振宁会的过于基础,回来了其实也没啥用,总不能真种苹果树吧(事实上,杨获得的学术地位,后来也为中国学术发展提供了很大帮助)。对于数学来说,基础数学确实暂时没什么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像《心灵捕手》中的菲尔兹奖老师,会惋惜主角浪费自己的天赋,但姜萍的天赋和其他人其实没什么关系。总之我想说的是,她想干啥干啥,想学啥学啥,祝她开心且顺利。

然而现在媒体报道把她和她老师甚至一些学校都架在一个尴尬的位置,决赛如果成绩不佳一定会有人冷嘲热讽,考好了但后来没去学数学而去学服装也会有人逼逼赖赖,到时候还会有要求“破格录取”的恶心声音。舆论环境真是残酷啊,悲。

中学生们

除了姜萍,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是,排名靠前的人中,有很多中学生。这些大多数应该都是家境较好并且家庭有学术氛围的。过去卷竞赛很可能是为了高考加分,这种行为实在是摧残身心;但小孩子提前学高数等这种知识性的东西,似乎更可能是家庭有学术氛围。在我看来这样似乎更有可能培养出潜在的优秀数学工作者,而姜萍这样的更像是抽奖抽到的。然而从小就以科研风格在数学方向上侧重教育,这不仅很难做到,并且和一般教育规划不符。

这应当是一个可以展开分析的话题,但是写累了不想写了。

其他

再聊点有的没的。

无良媒体

还是要骂一些无良媒体,为了流量抓人眼球,放大各种刻板印象。之前报道韦东奕的时候就想喷他们,好恶心。
另一方面,我认为放纵自己接受媒体诱导的大众,也是应当批判的。人云亦云地以为姜萍吊打高校博士生,如果被诱导出这样的认知,那可就太没有批判精神了。

同济真不行

据说读的书是同济《高等数学》,谢惠民和PDE。同济的教材真不行,看不懂很正常。(顺便,高等代数也是教材的重灾区,如果用行列式开头建议直接扔掉)谢惠民印象里是个难题集,很难想象用这个书学习数学分析这个数学分支(但是用来学数学分析这个学科似乎是可行的,因此更让我认为她只证明了做题天赋)。PDE没学不评价。

为啥没代数啊

但是为啥初赛没什么代数题啊,这让我这个学代数几何的很头晕。

代数多有意思啊,来学呀~

  • 标题: 做题家、数学家和无良媒体
  • 作者: HiraethEcho
  • 创建于 : 2024-06-15 00:00:00
  • 更新于 : 2024-10-17 14:50:36
  • 链接: https://hiraethecho.github.io/hexo/essays/alibaba/
  • 版权声明: 本文章采用 CC BY-NC-SA 4.0 进行许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