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次等于没有
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4年12月21日
浪费的人生
青春无论怎么过都是浪费
又双叒叕重装系统
这周又重装了win和arch。
- 重装前的win,因为一些不常规的删除方法,导致一堆垃圾文件,尤其是在WindowsApps里的文件,用wiztree能看到但是常规方法删不掉,留了一个wsl ubuntu的安装包,好烦。某种赛博洁癖吧大概。
- 重装前的arch,试了好多软件,好多杂七杂八的依赖。虽然似乎可以用pacman把孤儿删除,但是还是不干净,似乎有一些systemd的unit没处理。用snapper没有备份@home子卷,所以home下的
.cache
.local
.config
也一堆垃圾,和在win下在Appdata拉屎的应用效果差不多。
既然要重装系统,所以趁重装之前,先尝试许许多多应用,然后筛选好用的,这样在新系统里可以一步到位。例如现在arch上有gnome,kde,xfce三个桌面环境,以及它们的扩展包,各种软件都试了。pacman的包计数从800+骤增到2000+。(但是似乎也没什么好用的,而且dwm突然编译不通过了,难受住。用git做版本管理的,所以应该是编译器更新导致的?干脆重新打补丁构建一个dwm吧,又一次重开,彳亍)
没有第二次机会
在很多情况下人通常都很希望能有第二次机会。 比如游戏,做一个即时存档,然后探索,等习得诸如无伤通关的方法,或者找到迷宫走法之后,再读档重玩。比如看一部电影,第二遍时专注于细节和彩蛋,不用担心剧情,而是关注电影在故事之外的艺术属性。
但人的生活并没有第二次机会,每一次的选择都没有悔过的机会(这让我想起尼采的永恒轮回的看法)。比起“这样做不好”更糟的是,很多时候我们无从得知“那样做是否会更好”。很大程度上,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是相当盲目的,不知从何而来,身处何地,将往何处。
有时人会出于某种完美主义的考量,为了不把这一次搞砸,而不开始行动,无限制拖延。然而悲伤的是,有时这样的拖延使人完全错过了选择的时机,变成了一次一次都没有。
对应的有一种截然相反的行事风格,即无论好坏先开始再说。例如想要学画画,完美主义者可能希望先了解各种流派,考察详尽的学习方法和资料,想要制定完美的计划之后才开始行动。然而结果就变成永远无法开始。后一种风格就是无论如何先画下任何想画的事物,用任何画笔在任何材料上。再比如搭建一个博客,先浏览众多教程,挑选诸多主题,才肯发布上线;或者先搞一个简陋不堪的页面,之后再完善它。
另一种场景是,有些经历和感受看似是重复的,但实际上是互不相同的。某种程度上,我认为人们对爱情或其他感情有一种误解,认为人可以某时段爱这个人,不爱了之后在另一时段爱另一个人。或者认为人可以认识许多人,他们都是朋友。
不,我认为一个人对每一个人的情感都是唯一的,只不过能笼统地分类到“爱情”或者“友情”“亲情”等类别里。然而,某刻爱的这一个人,和后来爱的另一个人,对她们的感情也许是完全不同的。对这一个人的这种感情,是独一无二的,是无法在别人身上再现的,甚至在不同人生阶段里对同一个人也无法再现的(“白月光本人都无法打败白月光”)。
电影《廊桥遗梦》中的台词:“这样清晰明了的爱,一生只有一次”。更确切的说法也许是,对这一个人在这一时刻的这一种爱,只有一次。人似乎总还是可以在别时别处爱上别人,可是每一种爱都只有一次。
人就只能爱一次,这是何等的遗憾啊。
只有一次等于没有
在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提到一句德国谚语:“Einmal ist keinmal”,意思是“只有一次等于没有”。
只有一次,就只是在心惊胆战地小心翼翼,却依然充斥着不完美,然后紧随着无尽的后悔和遗憾。等到无可挽回、无法延续的时候,只能追忆。甚至因为浑浑噩噩地经历,连记忆都模糊了。
后悔不是当初本应做或不做某事,因为已经明白无论彼时作何选择,此时都还是后悔;无可奈何的后悔是没有抓住那时光,因为畏首畏尾小心翼翼而忘记珍惜那些珍贵的时刻。
碎碎念
写到最后才发现,我的感想似乎就只是“享受当下,不要等错过了再追悔莫及”,但好像又有些不一样。也许我只想表达对“无论如何都无可挽回”的一种悲伤情感,并没有后面“把握当下”这种我根本不相信的正面的生活态度。
我的语言能力似乎并不能把其中细微的差别表现出来,真是难过。或者也许语言本身就是这么无力,人的思想确实是无法真诚地被诉说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