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跟体重打得不可开交,就来了一本劝架的书
- description: 正跟体重打得不可开交,就来了一本劝架的书
- source: url
- author: 魔云兽
今天,我们聊聊减肥。
我曾经花了8个月的时间,从90公斤减到了75公斤。方法和你听说过的一样:管住嘴,迈开腿。

但,换了工作以后,食堂变好了,一年后体重反弹成了80公斤。
平心而论,我吃的不算多,所以前不久还在想,人到中年,代谢可能慢了。因此,我下班之后加上了更多散步,也就是在这个节点,我看到了《肥胖密码》。

读完之后,我觉得这个书应该推荐给大家。这其实不仅是一个减肥的书,也是一个营养学的常识书。看完以后每个人都能学会如何善待我们自己的身体。
你以为的敌人,根本不是敌人¶
一般我们认为减肥失败,就是因为你“吃得多,动得少”?所以只要有足够的意志力,就能成功。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这个信念主要是基于一个看似正确的加减法,也就是吃得少,代表输入少,动得多代表输出多,那这样的热量差拉开了,身体就会瘦。看上去是合理的,但作者认为不合理。他在书里的论证很厉害,但是限于篇幅,我们只拣重要的说。
作者打了一个比方,说一个房间很冷,因为恒温器坏了,锁死在了0度。这个时候你怎么办?买个取暖器拼命加热吧。结果呢?恒温器检测到温度升高,立刻打开空调拼命制冷。最后,取暖器累坏了,房间还是0度。
你理解这个状况吗?就是说少吃多动有个前提是身体某些属性是固定的,但是身体本身其实有一些内部的调节机制。你可以这样理解,就是 我们的身体,也有一台这样的“体重恒温器” ,医学上叫“体重设定点”。
拼命节食,减少热量摄入的时候,相当于我们打开了取暖器。身体这个恒温器就感觉到了能量危机,它会立刻启动强大的对抗机制:降低新陈代谢,让你感觉寒冷、疲倦、虚弱;同时分泌激素,让你的饥饿感暴增。
这个身体机制是演化的结果,所以我们是在跟自己几百万年进化而来的生存本能作斗争。你说,你能赢吗?
这根本不是意志力的问题。
所有节食的人都经历过体重反弹。减肥的失败,其实是方法的失败。
而多运动也是类似的误区。运动当然对身体有诸多好处,但是在减肥这个过程中,运动的作用可能只占5%,甚至更少。它的主要功能是为了健康,而不是为了让你瘦。而且,身体还有个“补偿机制”,你今天多跑了五公里,消耗了热量,身体会让你在接下来的一天里,不知不觉地减少活动,或者让你在下一餐吃得更香。
所以你看,我们日常传播最广泛的关于热量和运动的六字箴言“管住嘴,迈开腿”并不是正确的减肥观。至少它对身体的理解是不够精确的。
真正的“幕后黑手”¶
那什么是肥胖背后的“幕后黑手”呢?核心的因素到底是啥?
冯子新博士在这本《肥胖密码》里,用无可辩驳的证据给出了答案。他本人是肾病医生,因为看到了太多被肥胖和糖尿病折磨到肾衰竭的病人,所以决定从源头思考问题。
他得出的结论是: 肥胖不是热量问题,而是激素问题。核心中的核心,是胰岛素。
书里说了一句让我毛骨悚然的话: “我能让任何人变胖。我只需要给他开胰岛素处方就行了。” 就是说无论这个人意志力多强,运动量多大,只要胰岛素水平足够高,时间足够长,他一定会变胖。而且大量的临床数据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高水平的胰岛素,会不断调高你的体重设定点,让你的身体拼命地储存脂肪。所以,胰岛素就是控制你“体重设定点”的幕后黑手。
在这里我们需要简单做一个科普。
我们吃下的食物,尤其是米饭、面包这些碳水化合物,最终会变成葡萄糖,进入血液。
我们说血糖高,就是血液中葡萄糖含量高。血糖一升高,胰腺就会立刻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工作有两个:
第一,你身体的细胞有细胞膜,所以葡萄糖进不去。胰岛素贴在细胞上,细胞才会应答,这时候门就开了,葡萄糖才能进去,细胞因此而获得能量。如果细胞反应迟钝,甚至不应答,这就是 “胰岛素抵抗” ,也是2型糖尿病的核心。
第二,如果你吃多了,血液里的葡萄糖用不完。胰岛素会先把多余的葡萄糖存进肝脏里,这叫糖原。但是肝脏位置有限,很快就满了。那剩下的葡萄糖呢?胰岛素会把它们全部打包,转化成脂肪,存进我们身体各处。
所以你看, 胰岛素,本质上就是一个储存型激素。 只要它的水平一直很高,就会让你变胖。这,就是肥胖的根本原因。
更可怕的是,高胰岛素水平还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长期的高胰岛素,会导致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了。为了完成任务,身体只好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于是,胰岛素水平一路飙高,抵抗更严重,体重设定点也越来越高。
这就是为什么,胖的时间越长,减肥越难。因为那个恶性循环的雪球,已经越滚越大了。
破解肥胖代码的两把钥匙¶
那怎么办?既然找到了元凶,我们就能找到破解代码的方法。《肥胖密码》给了两个视角。
第一个视角:吃什么。
既然问题是胰岛素,那我们就得吃那些不怎么刺激胰岛素的食物。哪些食物最刺激胰岛素?你已经猜到了: 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 (比如白米、白面)。
尤其是糖,它是个双重间谍。它里面的葡萄糖会直接刺激胰岛素分泌;而它里面的果糖,会悄悄地在你的肝脏里制造脂肪,直接导致胰岛素抵抗。所以,作者建议:
- 第一步:减少添加糖的摄入。
- 第二步:减少精制谷物的摄入(它们在加工过程中流失了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易于被肠道吸收,从而加强胰岛素的作用)。
- 第三步:适度摄入蛋白质。
- 第四步:增加天然脂肪的摄入。你没看错,天然脂肪(比如橄榄油、坚果、牛油果)对胰岛素的刺激最小。
- 第五步:增加保护因子,比如膳食纤维和醋。
我一看这些结论,就知道自己一部分问题在哪里了。说到底还是精制谷物摄入的问题。我在家吃糙米饭,而且定量,但是上班没有这些。
第二个视角:什么时候吃。
这可能是这本书最颠覆,也最核心的洞见。 问题的关键,不仅在于你吃了什么,更在于你什么时候吃。
前面我们提到胰岛素的恶性循环,你想想看我们现代的饮食习惯,除了一日三餐,同事还会投喂各种零食,经常有下午茶和夜宵,这让我们几乎一整天都处于胰岛素分泌的状态。这就给了胰岛素抵抗最好的生长土壤。
所以,你只要这个节奏不改,你就很难控制你的胰岛素分泌。
那如何打破它? 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你的身体,有规律地进入“极低胰岛素水平”的状态。
怎么做到?其实也非常简单,而且这个方法也十分古老,那就是: 间歇性禁食。
这个跟纯纯的挨饿是不一样的。作者在书里提供了非常详尽和温和的操作方案,比如从24小时的禁食开始,每周一到两次,你会发现,它远比你想象的要容易。比如周五晚饭吃完了,到周六早饭和午饭不吃,晚饭再吃。你只要不是说容易低血糖的体质,这样调节能让你胰岛素水平变低。
这相当于是把“进食”和“禁食”的周期拉开了,给了你的身体一个喘息和修复的机会,去打破那个恶性循环。
一般的节食,会让你后来想吃。但是这样的规律性禁食,食欲不但没有变强,反而减弱了。
这个东西你如果不试,可能难以相信。但是我2022年减肥的时候,确实是体验过这样的感觉。禁食不仅不会让你没有精力,反过来你的身体可能会分泌肾上腺素,让你更专注,更有精力,而不是无精打采。
所以,这其实就是把我们被现代生活打乱的身体节奏,重新调整回来。给你的胰岛素放个假,让你的身体有机会去修复,去消耗掉那些堆积的能量。
写在最后¶
所以,这本《肥胖密码》最大的价值就是它把减肥的责任,从你的“意志力”上,转移到了科学的“方法”上。
很多时候,困住我们的都是一些错误的常识。
一旦捋清楚这些原理,你对吃饭这件事的理解就又上一层楼了。
另外一点,我觉得这本书特别好的是作者讲逻辑和讲证据的思维方式。
吃饭这件事人人都会,所以要是有人要教你怎么吃饭,你会本能地抗拒。作者比较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他会把各种流行的饮食观,都找了证据来跟你掰扯清楚对错。无论是对热平衡理论的批判,还是对饮食结构的分析,还是对生理机制的研究,都是基于证据的,这让作品本身具有了非常强的说服力。
如果你只是想要一个结论,那我这篇就说完了,但你要是反思观念怎么影响我们的行为,那这个书引用的那些知识你一定要看看,我们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并没有那么容易。梳理这些观念,背后需要的是巨大的勇气,严谨的思辨和数以万计的科学工作者的贡献。
真理往往只在一页纸上,但抵达它的路,却需要一整本书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