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智能底盘说起
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4年12月31日
从智能底盘说起
看了这个视频,讲的是智能底盘。虽然是广告视频,但是硬件茶谈的水平一直很高值得一看。
不想看的话,大概意思就是:机械式的底盘是整体设置的,各个元件设定好之后难以调整;智能底盘通过软件独立地控制底盘的各个元件,使之根据不同路况协同实现更好驾驶效果。
开车与开车游戏
例如变道,传统底盘是前轮转向带动整车,而智能底盘每个车轮可以独立变向,于是可以四个轮子都转向,变现出“平移”一样的效果。在转弯时,弯道道路本身可能有些微的倾斜,智能底盘可以调整左右轮子高度使驾驶舱本身还是水平的。在古早的汽车游戏中,拟真效果不够时当然会有这样的效果。
于是游戏逐渐向仿真方向靠拢,有模拟驾驶的手柄,有力反馈的方向盘,有振动的座椅等;而现实则向游戏靠拢,努力消除这些颠簸和力反馈。不止汽车游戏,足球比赛镜头和足球游戏也有类似现象,比如西甲的一些镜头看起来很像游戏运镜。更不同的领域,纪录片努力消除手持相机的抖动,而伪纪录片风格的文艺片常常认为添加摇晃镜头“以增加真实感”(比如《宇宙探索编辑部》)。
现实与模拟现实
所以想到的是,现实和模拟现实之间的关系。或者说,它的边界在哪里,甚至与它们的地位关系。
电影《头号玩家》就有相关的探讨,当真实(物理)世界破败不堪、虚拟世界成为实际上的主要世界,此时我们生活的现实在哪里?
存在方式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即身体与现实的关系。
首先(可能出错地)转述一些前置观点。梅洛·庞蒂非常重视身体的概念,身体是人存在于世界的方式,而且不是简单的笛卡尔式或物理主义的划分。这个身体也不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肉体,借用海德格尔的说法,当人使用某些工具时,当工具从“在手之物”成为“上手之物”时,这工具也成为身体的延伸。
当我们考虑人与世界交互这一概念时,我们说的“人”是指什么呢?比如用手拿起一个苹果,此时“手”对于我来说是“我”的一部分,还是我所使用的作为我身体的“工具”(或者作为“工具”的我的身体)?而当我用筷子夹饺子时,情况又如何呢?
回到开车的话题,当一个熟练驾驶员开车时,这个车就如同筷子或熟练工的锤子,成为某种身体的延伸,借用这个身体,感知世界并与之交互。然而,当智能底盘“截断”这种感知,开车不再能感受路况时,我们如何与世界交互呢?甚至,我们是否还“存在”于世界中呢?也许不需要虚拟世界VR眼镜,即使物理意义上我们还在现实,也有可能我们不再存在于世界之中了。
当然这也可能是过度忧虑,也许从骑马到开车的变化,也是这种阻断。
媒介,工具
最后在说一点想法。《娱乐至死》提到,媒介即信息。现在网络交流与线下交流如此地不同,可能是媒介的原因。面对面的交流,也是一种“使用身体”的存在于世的方式,而网络文字140字则是另一种。技术、工具的发展,使得人存在的方式在快速变化。无论是贴吧、微博、知乎、小红书这种媒介,还是人驾驶车这种媒介。